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 ,专业,及时,全面 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2025年5月14日,科技部、中国人民银行 、金融监管总局、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》(以下简称《政策举措》),从创业投资、银行信贷 、资本市场、科技保险、债券发行等方面做出统筹部署 ,旨在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,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。开源证券副总裁 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指出,《政策举措》延续并深化了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的逻辑主线 ,即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不断完善市场功能,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力度。
孙金钜认为,《政策举措》中资本市场相关内容有诸多亮点:
一是“健全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”。2025年1-4月拟IPO企业上会节奏明显提速,上会企业数量分别为1家、3家、4家和9家 ,过会率高达100%,表明拟IPO企业质量整体较高 。其中,16家上会企业属于战略性型产业 ,占比达到94.12%。
二是“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 ”。2025年3月,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 “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” 。这一标准主要针对尚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,允许其通过“市值加研发”的方式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上市。未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 ,将有利于生物医药 、半导体等领域的硬科技企业突破资金瓶颈、加速研发成果转化。
三是“进一步发挥北交所改革试验田作用 ” 。作为我国资本市场“最年轻”的证券交易所,北交所充分发挥新设市场优势,不断探索契合中小企业的制度体系 ,建立了协同高效的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,通过绿色通道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性对接,通过转板机制与沪深市场互联互通 ,在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。
四是“建立债券市场‘科技板’”。5月7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《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》,为构建债券市场“科技板 ”作出顶层指导。5月9日,首批36单科技创新债券在银行间市场上线发行 ,发行主体包括22家科技型企业和14家股权投资机构,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25% 。展望未来,债市“科技板”的推出将有效破解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的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问题 ,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。